本屆特區政府兩年前組班之時提出要為香港開新篇,其中一項重要目標是把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高技能人才是發展創科的基礎,特區政府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滙聚香港的具體舉措之一,是於2022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據媒體引述政府官員提供的數字,計劃從推出到今年5月,已有共18萬人才申請來港。
回顧近二十年香港入境政策歷史,如此大規模開放外來人才入境絕無僅有。吸納大量高層次人才到來,重點不在於其為本地經濟帶來多少消費,更重要是為香港發展國際級創科中心 提供人才儲備。政策推行短短不到兩 年,實際成效尚待觀察,但不妨先梳理香港入境政策近二十年的歷史,總結和討論過往吸納外來人才的政策表現,也許有助找到對現時香港人才政策的檢討焦點。
在 1980年之前,香港人口受到歷次難民潮、偷渡潮等影響,入境政策難以有效管理外來人口。直到 1980年「抵壘政策」結束,入境主要途徑改為「單 程證制度」,家庭團聚成為外來人口入境的主要途徑,香港才逐漸實現外來人口的有效管理。
從1980年代到 2000年前,香港新增外來人口主要是家庭團聚來港的港人內地配偶、子女及親屬。香港要到 1997年回歸祖團之後,才開始討論引入內地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政策,2000 年後才從政策上實質開放內地高技能人才申請來港。例如從2003 年推出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2006年推出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和2008年推出的「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另外,還有 2018年推出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可以説,自 2000 年為起點,對於過往人才入境政策進 行的檢討,距今已有二十多年時間。
從入境處的年報和《香港統計年刊》公布的年度入境人數中,可以按各種入境計劃的入境人員分為四大類 型其-是透過「單程證入境計劃」來港家庭團聚的港人內地親屬,其二是依受聘條件來港就業的人才計劃入境者,例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科技人才計劃」等,這些入境者入境條件是在港獲得僱主聘用,部分計劃亦受配額人數限制,其三是不以受聘為前提入境的高技能、高學歷人才或高資產投資者,簡稱「三高人才」入境者,例如「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計劃」、「優才計劃」、「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和各項「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其四是「受養人」,這類入境者是前述各類人才、 就業、或資本投資入境者合資格家屬。除第-類不屬於外來人才類別,之後的三類均與人才入境計劃有定關係。
根據這四種類型入境者年度入境 人數計算的各類入境人口佔比,家庭團聚類型入境者在 2002 年時幾乎佔了全部入境人數的百分百,到2014年則下降到只佔五成以下,到 2020年進一步下降到只佔三成以下。相比之下,循受聘途徑入境的人口比例則由2002年不足 1%,到 2007年則超過成,之後雖小幅波動,但均在兩成以下。「三高人才」入境人數比例從2002 年的 0.1% ·緩緩上升到 2009年超過一成,到2020年則超過兩成。特區政府 2022年尾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如根據媒體引述官員公布數字估計,到 2023 年「三高人才」佔比應達到或超過四成,成為當年最大的外來人 口入境類別。至於循前述各種人才相關入境計劃來港的「受養人」,比例也逐年升高,從2010 年佔三成,到 2019年則上升到接近四成,2023年略有小幅回落【圖】 。
數字反映香港自 2023 年非以受 聘為前提的「三高人才」入境者的比 例,首次超過家庭團聚者。2022年年尾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可以視為香港入境政策歷史上—個重要的轉捩點,即香港入境政策的重心,已從家庭團聚全面轉變為吸納外來人才。 過往循家庭團聚途徑入境的外來人口 穩定了本地家庭,很多也成為本地經濟的勞動力,但整體上教育程度參差·難以成為本地發展創科產業的基礎。香港要建立國際創科中心,必然需要引入大量外來高技能人才,此時推出「高端人才入境計劃」尤顯得有其必要性。 但外來人才大量來港是否能夠助力香港科創產業發展?是否會對社會帶來步研究。下—篇衝擊?這些都值得進—步研究。下一篇將從香港高技能人才存量角度分析過去二十多年來吸納外來人才政策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