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服務科技創新 開拓香港消費新路 (文匯報2024年4月6日)
紀緯紋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
06/04/2024

香港市民北上消費,享受到跨境便利,以及新穎、優質、多元化的服務與產品,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帶來的紅利,不過這也為香港的零售餐飲商戶帶來挑戰,香港經濟已然進入新一輪結構性演變。雖然各界可在短期內進行促銷、優惠等活動刺激消費,但也只是治標之法。只有從宏觀層面剖析香港商戶需要完善補強的地方,才可以提出治本的方案。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我們更需要系統地理解香港消費市場的變化,探索出可持續發展的路向。

 

我們需要明白,競爭和競爭力都是動態的概念。過去十多年,全球經濟經歷快速發展與演變,香港過去長時間擁有的優勢無法如以往一枝獨秀。特區政府和商界必須敢於跳出舒適區,調整市場結構,建立經濟新增長點。

 

香港消費市場更靠旅客支撐

 

香港的消費市場除了是服務700多萬本地消費者外,更是靠數以千萬計的旅客支撐。其實香港零售、餐飲、旅遊、酒店住宿等行業水平整體上有其特色,也具有相當水平、質量保證,旅客大都感到相當滿意。只不過,經過三年疫情,以及近年地緣政治局勢更形緊張、周邊地區的競爭和其他內部結構問題等因素影響,訪港旅客人數未能回到過去最高水平,而旅遊消費模式也因為旅客口味改變、社交媒體興起、網購大行其道等而出現顯著變化。同一時間,本港消費者也因為兩地交通便利、大灣區內地城市出現越來越多消費熱點,加上匯率因素到內地消費更具性價比,因此越來越多港人選擇到內地消費,引發當前本港零售餐飲業界面對的困局。香港整體社會必須思考,如何保持和鞏固香港「購物之都」和「美食之都」的形象,如何開拓新的競爭領域。

 

過去一段長時間,香港與深圳的消費市場算不上有什麼直接的、惡性的競爭,反之是在兩個市場能成功地利用各自的比較優勢互惠互利,創造雙贏局面。然而,在過去一年,港深兩個消費市場的實力已經旗鼓相當,深圳消費市場更在產品與服務的性價比和創新方面較香港優勝,而香港消費市場本身的經營成本高,減價空間有限,而且市場創新氛圍仍顯不足,至今仍未能擺脫「默默捱打」的局面。

 

強化灣區思維轉型高端消費

 

香港消費市場需要徹底革新,通過充分了解全球政治經濟大勢,並置身於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消費市場的格局,確定未來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方向,提升競爭力。

 

香港消費市場的發展方向之一,是穩住香港市民的日常基本消費。至於旅客消費方面,坊間有建議指,香港要向高端消費轉型,也有意見指,要多打造「打卡點」、推廣「深度遊」。最終要向哪個方向發展、如何調整,必須經過深思和充分論證。但無論如何,商戶必先要解決租金貴、地方小、人手短缺、人力成本高的問題,這需要通過改革租務制度、加強資助企業,推廣智慧科技應用的組合拳作支持。

 

面對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香港各界在專業培訓、資歷認可、帶證上崗方面作鑽研,以及完善投訴審理等機制,為消費市場的正面發展起鞏固作用。另外社會應有更多鼓勵創新的政策措施,為消費市場的革新發展加注能量。總的來說,香港消費市場面對深圳消費市場的突破性發展、香港消費者離港北上的挑戰,最佳的應對辦法,絕非只用不可持續的「價格戰」進行內卷,而是致力在概念、設計、科技等方面不斷創新,創出新的競爭力。

 

資料來源